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沃土植新绿,青春漾红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做好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推动思政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5月12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计40余人,前往古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思政教学进行中
下午2时,师生们来到古浪战役纪念馆开展“沃土植新绿,青春漾红船”社会实践活动。“古峡千秋碧血丹青凝史册,雄关万代英烈浩气贯苍穹”,国旗护卫队队员抬着花圈,迈着庄严的步伐缓缓前行,81级大理石台阶,不到百米长的距离,足足用了3分43秒。纪念碑前气氛庄严肃穆,“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十五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全体师生为古浪战役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花圈,并鞠躬、默哀凭吊先烈。学生们瞻仰古浪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依次敬献鲜花,深切缅怀当年在古浪战役中牺牲的2000多名红军将士,表达对革命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
纪念馆内,在现场解说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参观了“西风烈·战旗红”主题展览。“挥师进河西”、“组成西路军”、“突围干柴洼”、“阻击横梁山”、“血战古浪城”、“血染战旗红”、“丹心昭日月”、“浩气永长存”8个展览述说着当年红九军血战古浪的一段历史。同学们神情肃穆,秩序井然,簇拥在解说员的周围,静静的听着解说员的讲解,被古浪战役的惨烈和红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为之动容。实地实物展示、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现场教学,让西路军血沃祁连的悲壮史诗和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形象从历史课本中“走出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活起来”、在学生心中“烙下来”,让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贯通起来。
在初心广场,全体师生参观了南湖红船、革命火炬、中心雕塑等红色景观,面对鲜红的党旗,师生党员排队整齐站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洗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斌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董振堂:长征作铁卫,热血洒高台》的微党课。董振堂作为红军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牺牲时任中革军委委员、红五军军长,年仅42岁。他与3000多名革命烈士静静地躺在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里,他被毛主席深情地称为“坚决革命的同志”。魏老师激励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学生们相继开展了党旗下的演讲、党史故事我来说、红色歌曲我来唱、情景表演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医疗22.4班王玉馨同学进行了《以青春之名,扬爱国风帆》主题演讲,激情洋溢的宣讲,铿锵有力的誓言,鲜活生动的故事,无不让学生为之动容,为之振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国精神》中讲述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党史故事,还原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英雄形象;《当兵就要当红军》、《强军战歌》等红色歌曲,铿锵的歌词,坚定的信念,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自编自导自演的三句半《西路军组歌》,将西路军的光辉历史、党的好政策以及古浪县的变化等内容,编成短句融入到作品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党史、颂党恩,将“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让学习形式多样化、方法生动化、内容生活化,让师生印象深刻,深受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古浪战役纪念馆在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积极推行“课堂+基地+实践”模式,多措并举开辟红色教育“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老师”,切实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苍松古道,流水潺潺。从G312辅线经过古浪县城,平坦宽敞的“红军桥”宛如一条红色的绸带飘拂在古浪河上,直达古浪战役纪念馆。踏着红军战士走过的艰辛道路,全体师生来到红军桥畔开展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活动。有的埋土、有的浇水,齐心协力、配合默契,近两个小时的劳动,师生共栽种云杉、侧柏园柏、紫叶矮樱、水蜡和金叶榆1000余株。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红色圣地撒播绿色,增添和谐,忙碌的植树身影成为一道“党旗红”引领“文明绿”的靓丽风景线。
“我们综合运用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红色故事讲演、劳动锻炼、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打造“红绿彩”实践教学品牌活动,精心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这种“沉浸式”学习,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罗海燕老师说。国旗护卫队队长朱伟表示,这样的思政课有感触、有温度、有成效。
此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坚持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还有效探索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改革。活动的开展也是学校加强教学改革,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的重要举措。